县级分站

防汛一线党旗红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专题专栏 > 防汛一线党旗红 > 大通区不等不靠积极生产自救

大通区不等不靠积极生产自救

发布时间:2020-08-11   浏览量:    来源:淮南日报

退水后的田地里青贮玉米长势参差不齐,村民正驾驶自走式施肥机进行作业;田间小路上,淮南市丰旺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守米和村民一道,正忙着从小货车上卸化肥,湿哒哒的毛巾搭在他头上,黝黑的脸上汗珠往下直滴。8月10日上午,记者来到大通区洛河洼采访,看到了当地群众不等不靠生产自救、全力把损失夺回来的火热场景。


“你看,受水淹的青贮玉米低矮、泛黄,必须抓紧适量追肥,促进苗情转化、恢复生长。”孙守米站在田头,指着一块田地对记者说。孙守米告诉记者,今年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700多亩,主要种植了用作加工饲料的青贮玉米。受前期持续性降雨影响,地势低洼的地块受淹严重。水退了,大家便忙了起来。“现在科技进步了,我们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,采用自走式施肥机施肥,估计3天时间即可完成3700多亩农田全覆盖。”孙守米说。


把希望种下去,把损失夺回来。记者来到淮南市顺鑫家庭农场时,农场负责人吴华义正驾驶机械补种青贮玉米。“今年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约500亩,主要种植的是青贮玉米,其中10亩种植了蔬菜和西瓜,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块,收成寥寥无几。”吴华义告诉记者,眼下已立秋,只能抓紧农时补种青贮玉米、毛豆、杂豆、马铃薯等作物,损失能减少一点是一点。


正在交谈时,上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孙敦清来到了田头,并为吴华义夫妻俩送上了《灾后农作物生产技术明白纸》,现场解答了他们关心的化肥用量、补种技术等问题。孙敦清告诉记者,洛河洼上窑镇境内约有土地1.4万亩,受灾土地约4000亩,上窑镇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指导群众做好生产自救。


据悉,在今夏严峻汛情中,大通区各类农作物受灾面积4万多亩,成灾面积3.381万亩,绝收1.215万亩,部分农业基础设施损毁,直接经济损失1060万元。水退而人进。大通区减灾救灾委员会及时印发《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及生产自救的紧急通知》,要求坚持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、生产自救相结合,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。


“我们坚持一手抓苗情转化,一手抓绝收田块补种,尽全力降低损失,保障粮食生产。”大通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负责人告诉记者,为加强改种补种技术指导,大通区及时抽调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、区畜牧兽医中心技术人员,成立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指导服务小组,组织25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手把手向群众传授和指导生产救灾技术,对不需要补改种的地块及时追施尿素、复合肥等肥料,迅速补充养分、促进生长;对绝收农作物,重点改种绿豆、饲用玉米、鲜食玉米等作物。同时,迅速印制《灾后农作物生产技术明白纸》,及时发放到受灾乡镇村,送到每一户群众手上。各乡镇积极备足肥料、种子、农药等急需生产资料,做到进水地块退出一块管理到位一块、补种到位一块,全力以赴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。(记者 朱庆磊)